为推动《汉中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》(以下简称《条例》)在乡村落地生根,将文明规范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,近日,五堵镇以“集中宣讲强引领、入户宣传暖民心”为核心抓手,组织开展全方位、接地气、有温度的宣讲活动,让文明理念深度浸润乡村肌理,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文明力量。
集中宣讲“接地气”,文明规范“入人心”。五堵镇充分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阵地优势,精心组建了一支由镇干部、村干部、乡贤能人组成的“多元化宣讲队”,通过形式丰富的集中宣讲活动,让《条例》真正走到群众身边、走进群众心里。在村文化广场、说事大院等群众聚集场所,创新采用“院坝会+案例解读”的接地气形式,用群众听得懂的方言,围绕农村常见的乱堆乱放杂物、随意焚烧秸秆、婚丧事宜大**大办等不文明现象,逐一对标《条例》相关条款进行深度剖析;同时通过情景模拟、现场演示等方式,让群众直观感受文明行为与不文明行为的差异,深刻理解“文明”对生活的积极影响。
入户宣传“送上门”,文明共识“达民心”。为打通《条例》宣讲“最后一米”,确保文明理念覆盖每一户群众,五堵镇组织志愿者以“一对一、面对面”的精准服务模式,开展上门宣传活动,让《条例》走进寻常百姓家。宣传小分队成员随身携带《条例》单行本、图文解读手册、文明行为宣传海报等材料,重点走访农户、沿街商户等群体,结合不同对象的生活场景“量身定制”宣讲内容:向养殖户详细讲解畜禽养殖污染防治、粪污处理等相关规定,助力生态乡村建设;向商铺经营者明确门前环境卫生“三包”责任,引导其主动维护街区整洁。还同步收集群众对乡村文明建设的意见建议,认真记录群众反映的痛点难点问题,让文明共识在双向交流中不断凝聚。
下一步,五堵镇将持续创新宣传形式,把《条例》宣传与乡村文化活动、志愿服务等结合起来,推动《条例》在乡村落地生根,让文明成为乡村最美的风景。